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学校师生以专业实践赋能乡村发展,2025年7月,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组织25名志愿者、4位带队老师,奔赴江门、中山两地开展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实地调研与文创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走访与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设计灵感,探索非遗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为后续的文创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校地携手,共绘非遗创新蓝图
在广州美术学院“双百行动”驻新会区服务队、新会区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跨媒体艺术学院走访了新会国家级非遗项目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与新会葵艺,省级非遗项目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与小冈香制作技艺等项目。与传承人代表围绕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座谈,双方就如何发挥广美设计力量,推动非遗项目的现代化表达与市场化转化达成了初步共识。学院表示将依托专业优势,鼓励学生以非遗元素为创作灵感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并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机制,推动优秀设计成果落地转化。
二、匠心寻踪,探访非遗文化源流
考察期间,师生一行先后走访了京梅功夫侨村、惠林葵艺馆、小冈香城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基地。
京梅功夫侨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与交流,深入了解了蔡李佛拳的历史渊源、技艺特色及其海外传播与影响。
在惠林葵艺馆,大家聚焦于新会葵艺这一传统手工艺。新会葵艺以其精湛的编织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葵艺馆工作人员向师生详细介绍了这门技艺的历史与工艺,学生们也在现场观摩了葵艺制作过程,对传统工艺的材料选择、技艺细节及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调研团队还前往中山进一步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广府金绣工艺创始人胡荣奎带领师生参观了园区内的广府金绣文化创意项目。胡老师分享了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成功实践,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启发和实践参考。
三、创研赋能,探索双创转化新路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设计创新的探索。接下来,学生们将结合调研所得,围绕江门的非遗资源展开文创设计,在学院指导下不断完善方案,尝试实现从图纸到产品的转化。此外,学院还将系统梳理调研内容,用镜头剪辑乡村影像,借助新媒体传播新会故事,让乡村发展活力与青春实践价值被更多人看见。
跨媒体艺术学院将持续深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品牌项目,聚焦实践育人目标,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发挥专业优势,以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赋能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彰显青春作为。
(来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