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讲座:流动现场 #2——林一林:半计算

主讲人:林一林(艺术家,他使用的创作媒介包括雕塑、裝置、摄影、VR、现场行为以及记录户外行为作品的录像。)
学术主持:洪荣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a cube多功能厅
时间:2025年9月11日(周四)下午2:30
讲座简介:艺术家林一林以他在1990年代初开始的艺术实践和作品为例子,阐述作品实施前对尺度预期的赌性和被诱惑,以及肉身在不同状态下,个体的劳心劳力对作品尺度的挑战。不只从广州到纽约,还在不同国度的城市,在地创作如何成为可能,这关乎无法精确的计算。与此同时,时代、社会和政治的元素融入作品中所带来的动力,使其创作跨越了特定的边界和时空。
嘉宾简介:林一林,1964年生于广州,现居住和工作在纽约和广州。1990年,他共同建立“大尾象工作组”。他参与的大型国际展览包括“移动中的城市”(1997)、“第二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1997)、“第一届台北双年展”(1998)、“第四届光州双年展”(2002)、“首届和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2、2005)、“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2003)、“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第10届里昂双年展”(2009)、“第12届瑞士雕塑展”(2014)、“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2015)和“第12届哈瓦那双年展”(2015)。

2015年至2019年期间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他的作品被展出和收藏在瑞士的“伯尔尼美术馆”、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和“亚洲协会博物馆”、香港的M+博物馆和亚洲艺术文献库、罗马的MAXXI美术馆。作品展出的机构还包括荷兰的“鹿特丹美术馆”,纽约的“PS1美术馆”,旧金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伦敦的“Hayward美术馆”等。

林一林的观念实践总能以一种充满活力又机智的方式將社会结构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他使用的创作媒介包括雕塑、裝置、摄影、VR、现场行为以及记录户外行为作品的录像。


时间:
2025.09.11
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a cube多功能厅